怎樣可確定殘肢情況是否良好呢?我們都知道,截肢者殘肢的情況比較嚴重,是很難安裝假肢,恢復生活自理能力的,所以確定自己的殘肢情況是否良好很有必要。那么具體怎樣確定呢?
首先,殘肢皮膚及組織對于接受腔的耐受性將是截肢者步行功能的根本基礎,截肢者需要多多咨詢人員的建議,去了解良好的殘肢,是具備哪些特點的。下面介紹分析一下。
1、殘肢的形狀適合與殘肢皮膚狀況良好,如無潰瘍、大面積植皮等。
2、膝上或膝下殘肢的形狀是倒錐形,且骨骼不要有任何的彎曲變形。
3、殘肢的末端應當有足夠的軟組織作為襯墊,以確保安裝假肢的有效長度。
4、殘肢骨骼的末端也必須經過適度的修整,膝下截肢者,腓骨比脛骨短,以避免殘肢末端皮膚受到過多的拉牽力量。
總之,截肢者在確定自身的情況如果比較好的話,應及時的安裝假肢,并且遵循人員的建議,做好逐步的、合理的康復訓練,并注意清潔衛生,方便自己能夠更早的恢復生活的自理能力。
假肢安裝在國內外發展不一樣,起源還是在國外的西醫上,因為西醫注重快速療,一針見到效果,因此他們在處理醫學上更多頃向于快速療,快速恢復的方法和手段,和中國傳統的中醫慢調斯理比起來不一樣。我國現在已開始生產部門鈦合金連接件及樞紐關鍵,質量靠近國際水平;別的,為邊遠地區截肢者開辟淺顯小腿假肢已得到告成。但我國假肢總的環境來看,新技能產品較少,在規格、品種、性能質量上與天下行業生長國家相比仍有較大差距,緊張的是缺乏天下性長遠的生長籌劃和有重點的高科技投入。
假肢產品選擇應結合患者體質、殘肢條件、個體性格、職業習慣、運動能力、使用環境及經濟狀況等,由康復醫師和康復工程師評估后科學選擇和確定”。經常有一些截肢患者抱怨自己安裝的假肢產品在使用中不夠理想,一不留神很容易摔跤,有的人則對自己的步態不滿意,更有甚者抱怨假肢給自己制造麻煩。下肢假肢選擇應結合自己的年齡、體質、殘肢條件、使用環境、運動能力等,在康復醫師和康復工程師評估基礎上進行。假肢選擇不是功能越多或價格越貴越好,而是適合自己的才是對的。